Rating: 9.5/10
書名:《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一個諮商心理師與她的心理師,以及我們的生活 》/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A Therapist, HER Therapist, and Our Lives Revealed
作者:蘿蕊・葛利布 Lori Gottlieb
譯者: 朱怡康
「我們如何改變? 在與他人的關係裡改變。」
作者將擔任心理師的實務經驗書寫下來,不僅是她與病人,還包括她與她的心理師的諮商療程。透過心理師與病人的不同視角,帶領讀者走進探索自我的新旅程。
在這本書中你會看見人性,看見脆弱,看見掙扎,或許也會看見你自己。
延伸閱讀:防疫書單推薦>>嚴選10本療癒書籍,度過疫情下的一人時光
《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Takeaway
- 我們是在與他人的連結裡成長的。
- 人不可能既深深認識一個人,卻又對他毫無好感。
- 如果我想活在現在,就一定得接受自己失去了原本的未來。
- 愛人與被愛不可能不冒失去的風險,而認清這點和為此恐懼是不一樣的。
- 在人生某個時刻,我們都得接受自己找不出答案,或是有些事本來就沒有答案。
《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內容
「分手的傷痛」
The only way out is through. 唯一的出路是走過。
Robert Frost
靈性成熟的第二個特質是寬厚,它的基礎是從根本處接受自己。
Jack Kornfield
心理諮商病患:Lori (本書作者)
40多歲,心理師與作家,有一孩子,被有結婚共識的男友突然提分手。
Lori的男友在某天突然向她提出分手,原因是他發現自己沒辦法再跟個孩子住上十年,他嚮往自由。Lori想不明白,在最一開始認識時對方就知道她有個孩子,他本可以一開始就走開,但卻選擇與她相愛,然後卻在最後要組成家庭的前夕,用這個看似荒唐的理由離開她。
「他知道事情必須做個了結,可他又不希望事情真的了結 ── 即使在他考慮告訴我的時候,他還是不知如何開口,因為我們已經走了這麼遠,因為他知道我會多生氣。於是他猶豫不決、躊躇再三,因為他不想像個爛人。但他不知道,他花這麼多力氣想怎麼不當爛人,結果是讓自己變成世上最爛的爛人!」
・「很多人常錯把感受少當成感受好。但即使漠視感受,感受還是在那裡,它們可能化為潛意識行為。」
Lori想她需要找人談談──Wendell,她的新心理師。初次諮商,在一連串淚水與憤怒交雜的控訴中,她說:「我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麼樣。如果在他之後我沒有愛情怎麼辦?如果我交完他就窮途末路了怎麼辦?」
Wendell問:「所以在內心深處,妳是不是其實在難過比失去男友更大的事?」
對很多人來說,分手與離婚之痛只有一部分跟失去配偶有關,失去配偶的重量未必大於這項變化所代表的意義 ── 失敗、拒絕、背叛、未知,還有不符合自己期待的人生故事。因為你失去的不只是現在的關係,還失去了未來的關係。我們以為未來是以後的事,但我們其實每天都在心裡創造未來。所以當現在崩壞,我們與這個現在相關的未來也跟著瓦解,而失去未來是一切計畫扭曲的根源。
・「沒有哪個問題能由製造它的同一意識層次解決。」
大多數人以為只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自己是怎麼掉進問題的,就能想出解套辦法,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尋找答案、理出頭緒,但其實有時候,不知道也沒關係。得不到答案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煎熬。在人生某個時刻,我們都得接受自己找不出答案,或是有些事本來就沒有答案。有時候,我們永遠無法得知原因何在。
心理師並不是來拯救或解決病人問題的,而是去引導對方面對人生原本的樣貌,讓病人能掌握不確定中的確定,但不以自毀為手段。最終他們會領悟:不確定代表的其實不是失去希望,而是可能性。
當檢視這段關係,難道真的只是作者男友一個人的問題嗎?Lori真的沒有感受到男友無法跟孩子相處太久嗎?也許其實是兩個人在日常中對彼此的逃避,自願躲在甜言蜜語和對未來的計畫裡,對有些問題始終不去碰觸。
「有時候我要他多講一點,但他不想談,於是我當了他逃避的共犯,沒再追問。」
・「如果我想活在現在,就一定得接受自己失去了原本的未來。」
你一定會痛,人都有痛的時候,可是你不一定要那麼苦。要多痛選不了,可是要多苦選得了。而我們能做的是:接受你和他的未來已經分開、你和他的現在也已經分開,你們還共同擁有的只剩過去。
Wendell讓Lori想像一個畫面:
一個囚犯被關在牢裡,死命搖鐵窗,使盡吃奶的力氣想逃出去 ── 可是他左右兩邊明明開著,沒有鐵窗。 這個囚犯其實只要巡巡牢房,就能找到出口,可是他瘋了似地猛搖鐵窗。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如此。我們覺得自己完全困住了,囚禁在自己的情緒牢籠裡,可是出口明明一直都在 ── 只要我們願意去看。
希望每個分手後受傷的人們都將擁有這個時刻:為這一笑,我等待已久,嘿,為這一天,我咬緊牙關。
「失去孩子的痛苦」
心理諮商病患:John
40歲,結婚十二年,有兩個女兒,還有一隻狗。當紅電視節目的編劇和製作人。壓力大,有睡眠問題,與妻子相處不睦,同時對他人感到厭惡,認為他們都是白痴。
初期的John渾身是刺,總是以惡劣言語來批評他人,但隨著諮商療程的展開,才發現在這些充滿防備行為的背後,是他心中對早逝的兒子的懊悔與思念,同時他也時常為某些事感到幸福這件事心存愧疚,好似這樣的他對不起自己的兒子,或者是說害怕這樣開心的他,與兒子的連結將越來越少。
哈佛教授Daniel Gilbert的研究顯示:人在遭遇艱難的考驗時(離婚、重病、失去親人等),我們往往表現得比自己預期中更好。
我們以為自己再也不可能笑,有一天卻笑了;以為自己再也不可能愛,有一天卻再次付出愛;我們一樣會去買日用品、去看電影、去運動、在新年許下願望 ── 日常生活又回來了。John陪女兒們玩耍感到幸福開心的反應並不奇特,而是常態。 作者也和John分享另一個相關概念:無常。在傷心的時候,我們難免以為痛苦是永久的。但感覺其實像天氣,一會兒晴,一會兒雨。這一分鐘、這一小時、這一天覺得難過,並不代表接下來十分鐘、半天、一個星期也會難過。不論焦慮、興奮或憤怒,我們的所有感覺都是一會兒晴,一會兒雨。
・「不先變得脆弱,就不可能成長。」
在John終於打開心房,在諮商室裡主動談起兒子的過往並為之痛哭失聲,那不是崩潰,而是破繭。
很多人做心理諮商是為了結束,讓自己不要有感覺。可是人沒辦法只關掉一種情緒,卻不同時關掉其他情緒。想關掉痛苦嗎?你也會關掉快樂。你只能將失去融入人生,創造與逝者之間持續不斷的連結,然後發掘繼續人生的方式。
John何其有幸能夠遇見Lori,在諮商快進入尾聲時,他難得卸下偽裝,感性地對Lori說:但我覺得,你看我比其他人完整,你比我生命裡的其他人更懂我的人性。
「生命與死亡」
心理諮商病患:Julie
33歲,大學教授,蜜月完後被診斷癌症,懷孕、流產、治療、癌症復發,在每一次看到希望的時候,老天又會給她新的打擊。
・「不要錯過活著的時候還能擁有的東西,跟著嫉妒走,它會讓你看見你渴求的東西。」
因為生命的有限,Julie開始去思考什麼是她在離開這個世界前想完成的事,在所有的病患裡面,她擁有的時間最短,卻活得最自由、精彩。
死亡是人類經常壓抑的本能恐懼,往往會隨年齡增長而提高。多數人恐懼的不只是字面意義的死亡,還有喪失最核心的身分認同,失去年輕又有活力的自己。為了對抗這種恐懼,我們有時是拒絕長大,有時是故意自毀,有時是直接了當否認死亡將臨。
Julie的癌症影響的不只是自己,學會面對死亡,不僅僅是她要面對的課題,還包括她的老公、家人、朋友們。部分人遇到這種情況會害怕說錯話,或是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對方,反而迴避見面,但Julie認為一句「這件事讓我很難過」、「有沒有我幫得上忙的地方?」、「我不知道幫不幫得上忙,可是我關心你」,甚至是最簡短卻最美的「我愛你」,一個真誠的擁抱,都會讓她的心裡有很大的感動,因為你記得她還是她。
Julie也曾怨懟老天爺的不公,跟她開了無數次的玩笑,但她學著去接受,甚至著手計畫自己的葬禮,刪刪改改而成的訃聞上,她希望大家最後記得的是「在三十五年人生的每一天,Julie.Callahan.Blue始終被愛著。」
・「你的眼睛正在打開,他的卻在闔上。」
這是多數人避無可避的另一種道別──與你的父母。
作者的父親身體每況愈下,總是身為傾聽者的父親有一次略帶彆扭地對她說:「我想確定我有對你說我以你為榮。我想確定你知道。」Lori回:「我知道。」那天,她無法不聽出他的言外之意:我快死了,時日無多。這是他父親道別的開始。
死亡不是終結,即使你再也見不到那個人,你們之間的關係並不會真正結束。關係親的人會繼續待在你心裡某個地方。你過去的情人、你的父母、你的朋友,不論是活著的,或是逝去的 ── 全都會喚起你的回憶,不論你有沒有察覺。他們時常讓你看見你如何與自己和他人互動,有時候是你在心中與他們對話,有時候是他們在你夢裡對你說話。
「親密關係」
・「愛人與被愛不可能不冒失去的風險,而認清這點和為此恐懼是不一樣的。」
不論兩個人關係多好,有時候你就是會受傷;不論你多愛一個人,有時候你就是會傷到對方。不是因為你想傷人,而是因為你是人,你無可避免會傷到伴侶、父母、子女或摯友,而他們也會傷到你,因為追求親密就是會受傷。不過親密關係的美好之處,就是它有彌補空間,心理師把這個過程稱做「破裂與修復」。
共舞
每段親密關係都是共舞,有時候你希望別人改變,可是對方其實沒興趣改 ── 即使他們對你說他們想改。當一方改變舞步,另一方只有兩種選擇:跟著改變舞步,免得絆倒;退出共舞,找下一個舞步能跟他配合的人。
理解與坦誠
在感情中,一方對另一方的抱怨常常不是「你不愛我」,而是「你不了解我」。
即使沒人注意自己,大多數人還是以為有一群人正盯著自己。然而,真正會注意我們的人 ── 真正關心我們的人 ── 其實根本不在乎我們怎麼偽裝,因為他能看到我們的本質。
尊重
年輕時多數人尋求心理諮商,常常是想知道父母、親人為什麼總是不順自己的意;年長以後明白人各有志,接受諮商的目的也變成學習調適,尊重彼此原本的樣子。
苦痛
痛苦不該分等級,因為受苦不是比賽。夫妻、家人之間常忘記這點,把自己的痛苦看得比對方更重。同時也不要貶低自己的煩惱,因為這無異於貶低自己,也貶低那些沒把他們的痛苦放進痛苦排行榜的人。人無法藉著貶低痛苦來克服痛苦。想克服痛苦,就要接受它,想出處理它的辦法。
「原諒與和解」
心理諮商病患:Rita
69歲,離婚三次,生的四個孩子都是問題大人,後悔人生蹉跎和做過一些壞選擇,認為自己的人生是一場悲劇,結局也早已註定。
・「憂鬱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活力。」
Rita過去的生活孤獨又悲觀,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死亡的氛圍,也許很多人會問在這個年紀自救還來得及嗎?但我們又該如何判定什麼時候是來不及?
・「當我們可以從兩套敘事中選擇一套相信(例如「我值得被愛」和「我不值得被愛」),而兩套都有證據支持,我們往往會選擇讓自己感覺不好的那個。」
即使內心希望被看見,同時Rita現在的生活其實是有好的事正在發生,但她仍認為事情一定會變糟,因為過往不斷糾纏著她,她認為自己活該不幸。這其實牽涉到「原諒」這件事,如果問那些活在懊悔的人:「你認為你年輕犯的這些錯誤該判自己幾年?」有些人可能答:「終身監禁」。但他們忘了一件事:你過得慘不會讓對方過得好,你讓自己苦也不會減輕他們的苦,判自己終身監禁其實無濟於事。
最終Rita寫了一封信,給她未來可能的伴侶與子女,將自己這一生遭遇的矛盾細細剖析,這樣的坦白所需要的不只是勇氣,還有願意攤開過去,面對自己內心的坦然與誠實,與自己和解。
作者聽完Rita的信,這樣寫道:「我多麼希望每個成年人都有機會聆聽上一代的聲音,聽他們剖開自己、完全攤開自己的脆弱、從自己的角度描述往事。因為這樣做的時候,你不可能不重新認識父母的人生,不論你們之間距離多遠。」
・「失敗是做人的一部分。」
也許往事留給我們的不是限制,而是見識。
也許Rita正是因為過去這些風浪,現在才這麼有趣,這麼善解人意。
「人生的選擇與自由」
人的一切都能被奪走,除了一樣:人最終的自由 ── 在任何處境中選擇自身態度的自由。
Viktor Frankl
刺激和回應之間有空間,空間裡是我們選擇回應方式的權力,回應方式裡有我們的成長和自由。
Viktor Frankl
在你的人生裡,什麼應該接受?什麼又該改變?
不論我們落在光譜哪個位置,做決定時都是以兩件事為權衡基礎:恐懼和愛。
生命的本質是變,而人天生抗拒改變。即使我們對身邊的一切有許多埋怨,但我們其實很怕失去自己擁有的,當不知道拋下某個事物之後該用什麼取代,就可能以拖延和自我破壞來迴避改變 ── 即使改變是正面的亦然。所以這也是我們踏出真正一步之前總是來來回回、猶豫不決的原因。
・「今天一定不會回來,做下去你才會懂。」
你有時候必須放膽去試,在確知一件事的意義之前先去經歷它。討論如何解開自我束縛是一回事,動手解開束縛是另一回事。言語必須化為行動。
・「活得像顆熟蛋」
人脆弱的時候像生蛋,一掉就破,濺得滿地都是;有了韌性之後則像熟蛋,掉到地上也許還是會受損,但不至於完全破碎,也不會灑得滿地。
・「人不可能既深深認識一個人,卻又對他毫無好感。」
在一生裡,我們與自己的對話其實多過與別人的對話,可是我們對自己講的話不一定是溫和、真實、有幫助,有時候甚至毫不尊重。所以更要學著分辨腦海裡的這些聲音,讓自己能用更好的方式與自己溝通。
同時,不要忘記,我們是在與他人的連結裡成長的。
延伸閱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長銷至今超過20年,書中巧妙地將心理學知識融入人物間的對談中,帶領讀者一同探索自我與情緒的來源。
最後分享一段書中的故事〈歡迎蒞臨荷蘭〉:
人生像是安排一趟美好的度假旅行 ── 去義大利。你買了好幾本旅遊書,開始計畫這趟旅程,也許還學了幾句常用的義大利文。 熱切期盼幾個月後,出發的日子終於到了。你收拾行囊,興沖沖出門。幾小時後飛機降落,空服員對大家說:「歡迎蒞臨荷蘭。」
「荷蘭?!」你萬分驚訝:「怎麼變成荷蘭?我訂的是義大利耶!我應該在義大利才對。去義大利是我這輩子的夢想。」 可是飛行計畫改了。你們已經在荷蘭降落,你非待在這裡不可。 重點是:他們沒有把你帶到什麼恐怖、噁心、骯髒的地方,這裡沒有瘟疫、飢荒或疾病,只是跟義大利不一樣而已。 所以你只好下機,買幾本新旅遊書,重新學另一種語言。你也會遇到以前從沒遇過、完全不一樣的人。
這裡只是跟義大利不一樣而已。步調比義大利慢,不如義大利時尚。可是待了一陣子之後,你停下腳步,看看四周……你開始注意到荷蘭有風車,荷蘭有鬱金香,荷蘭甚至有林布蘭。 不過,你認識的每一個人都去過義大利……他們也老是炫耀在那裡玩得多盡興,而你下半輩子都會說:「對啊,我本來也要去的,都計畫好了。」 沒去成義大利的痛會永遠、永遠、永遠、永遠跟著你……因為這個夢想破碎帶來的失落感很大、很大。 可是……你如果把人生拿來哀嘆沒去成義大利,你也許永遠無法自在享受非常特別、也非常美好的……荷蘭。
大多數人都在荷蘭,因為大多數人的人生沒有完全照著計畫走。其實不論是到義大利、荷蘭或其他截然不同的地方,都沒關係,只要能接受生命中就是充滿著不確定性,那麼就勇敢跳上飛機,看看最後會降落在哪裡。
作者介紹
Lori Gottlieb 蘿蕊・葛利布
12/20/1966, 生於美國
作家與心理師
- 著作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A Therapist, Her Therapist, and Our Lives Revealed (2019)
Inside The Cult Of Kibu: And Other Tales Of The Millennial Gold Rush (2012)
Mr Good Enough: The case for choosing a Real Man over holding out for Mr Perfect (2010) - 榮譽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為美國亞馬遜2019年度十大選書。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被《O:歐普拉雜誌》評為2019年非虛構類最佳書籍。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被《時代雜誌》評為2019年度必讀書籍。
Lori的Ted Talk為2019年度前十大最受歡迎的Ted演講。
Excerpt 摘錄
- 值得做的事多半不好做。
- 你為什麼認為人生應該是公平的呢?
- 人有兩個耳朵一張嘴,所以多聽少說符合人體比例。
- 腳步越快,看到的越少,因為什麼東西都糊成一團。
- 我花了很多時間尋找答案、理出頭緒,但不知道好像也沒關係。
- 我們很多自毀行為都源於情感空虛,而這片空虛總是召喚別的事物填補。
- 因為最有力的真相 ── 人最嚴肅看待的真相 ── 是他們自己一點一滴領悟的真相。
- 現代人以為做事不快是損失時間,可是除了殺時間之外,他們並不懂得怎麼運用省下來的時間。
- 人要是隔絕感受,什麼事都只從表面輕輕帶過,不但不會得到寧靜或喜悅,反而會變成槁木死灰。
- 我們之前談過批評和抱怨的不同,前者帶有評判,後者帶有請求。可是抱怨也可能是沒有明說的稱讚。
- 從某種角度來看,與中年危機牽涉更深的是開放,而非封閉;是擴大,而非侷限;是重生,而非死亡。
- 憤怒常常是冰山一角,看透表層後,會發現還有很多感受浸在水裡:恐懼、無助、嫉妒、寂寞、不安全感等等。
- 改變和失去息息相關。人不可能既要改變又不失去,這說明為什麼經常有人口口聲聲說要改變,到頭來卻始終原地踏步。
- 人希望能迅速解決自己的問題,可是,如果他們的情緒困擾是因生活步調太快而起,再求速戰速決豈非飲鴆止渴?為了將來生活安逸,他們現在拚命衝刺,然而這個「將來」常常永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