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Poor Things》(《可憐的東西》),大概妓女才是最了解這世界的人,也所以是最高尚的人

前陣子忙的事告一段落了,回頭開始繼續記錄小小觀影心得。許多不論是討論度高或低的近期電影都沒看,我也算很晚才看 《Poor Things》,簡短的記錄一下。

其實,妓女才是最了解這世界的人,也所以是最高尚的人

也許,妓女也是最有權力的人。
既然知識、自由與權力三者的魅力同時發生在「妓女」Bella 身上,我們會願意經歷她所經歷的事情,以換取這三個令人渴望而難以企及的東西嗎?

若 Bella 是男生,《Poor Things》只能是科幻片了

朋友笑說,若是同一個角色設定,但主角是一個男孩,可能只能是科幻片了。
因為讓男孩去當牛郎的意義不大。雖然牛郎妓女社會地位都不高,但正因為唯一的區別是性別,就造就了無法複製的差距。

妓女的高尚,是父權社會下另一個賽道的事。她們是奇妙的存在,同時被所有身份地位的男人與女人感到威脅,也被畏懼與不齒。在床上等著征服他們的男人,和在家中等候拈花惹草的丈夫歸來的女人,妓女威脅著所有人。

所以唯一能讓他們稍稍感到心安的心態就是,量身打造一個與「妓女」完全相反的「貞潔」概念,來羞辱他們。

這就像對著橘子罵:「你不是蘋果!」一樣荒謬。

女人之間多半惺惺相惜,而不會感到威脅,唯一感到被威脅,只會出現在彼此競爭男人的垂愛之中。或許是因為擁有的不多,所以能失去的也不多。女人能失去的好像就是貞潔而已,所以一般女子比起妓女能有所誇耀的也只剩下貞潔而已。

「貞潔」反倒沒有羞辱妓女,反倒束縛了其他女人。而一般男性比起牛郎能有所誇耀的,不止「貞潔」。

其實,一般男性誇耀的也從來不是「貞潔」。畢竟在男人的世界裡,拈的花草夠多才是王道。所以,這樣來看,牛郎和一般男子的地位竟無分別,他們都沒有「貞潔」,也正因此值得驕傲,所以若劇本真的這樣寫,是要拍屁哦。

所以牛郎不能高尚,因為這會威脅到其他男子。而妓女也不會威脅到一般男性,因為男性不把女性放在眼裡,而妓女也不把男性(也是這些男性通常是他們的消費者)放在眼裡。

換句話說,根本不是同一條賽道的,像平行線一樣,唯一的交集只在床笫之間性器官磨合處。

談到妓女,人類社會的青樓文學總是勾勒出世故滄桑褪去的迷人氣息。為什麼妓女雖是地位低下卻總令人著迷?大概是她們閱人無數所帶來的世故,什麼都逃不過她們像鷹一樣的雙眼。

若說真要被騙,大概也只是最聰明的人才會犯的錯誤 ——— 也就是被最簡單、最愚蠢的把戲所矇騙,也就是相信會有一人願意偕手白頭,才子佳人的浪漫故事。

妓女集人類的羨慕嫉妒與嫌惡喫鼻於一身。

亂倫讓人崇拜嗎?

用母親的身軀,實現嬰兒大腦的情慾,這樣交織的「亂倫」,令男性科學家興奮又崇拜。我已經不知道這樣的興奮與崇拜,究竟是基於男性的獵奇視角,還是科學家探索未知的驚喜感。太多變因了。

佛洛伊德認為性與生命密不可分,生之本能、死之本能,與性,大概人生就是這三者而已。

「性」是 Bella 認識自我的主要渠道,也是認識男人和世界的渠道(世界就等同於男人?)。當了妓女後,看的男人多了,Duncan 就不再那麼稀奇令人喜愛,而她也就更了解了這個世界。

所以,不論是為了滿足凝視者的慾望與權力,或是純粹的呈現人類認識世界的進程,電影中許多的性愛鏡頭,似乎都有了歸宿。

裸露鏡頭的必要性可以被視為賦權嗎?

有一說因導演是男性,劇組也多為男性,所以男性視角也有意無意的創造了許多裸露鏡頭。有沒有一種可能 ——— 長大後的 Bella 不再覺得被凝視,她永遠是主體,而非客體。

因為她主動選擇了性 ——— 「我需要性,也需要錢,而這正好都可以滿足我。」還真是境由心生。

所以,當角色設定 Bella 是一個嬰兒大腦放進成人身軀中,這樣的設定就為了之後的性愛鏡頭合理化。即便中間有些男性視角的獵奇,也可以藏身於這樣的合理化框架之下。

若被凝視的人,不覺得自己被凝視,是否這就是一種賦權?

只會說「我的天啊!」的沒用好男人 Max

醫生助手 Max 是最無能為力的。他唯一能說的就只是不斷的 ”Good God!”,一點用也沒有。

他對於老師「上帝」的殘忍實驗無法說不,他對於 Bella 的肉體美與精神美也無法抗拒,他對 Duncan 搶走未婚妻無能為力,就連最後在結婚聖壇前,也對 Bella(Victoria) 的將軍前夫 Alfie 宣示主權的行為束手無策。

而有趣的是,科學家 Goldwin 喜歡被稱為「上帝」,而非父親或老師,那 Max 說的 Good God 也許是種意外的雙關,一方面讚賞他如同上帝般造物主的能力,一方面又面對如此敗壞倫常的行為無能的回應。

但這樣的男人,卻只能是女人眼中的好男人,男人眼中沒用的男人。

「我可以跟你保證,我也可以很有激情。」——— Max

更多影劇文章:
日劇《重啟人生》的 3 個「平凡顛覆」:如果帶著記憶不斷重過一次自己的人生,我們會越過越好、做出更正確的選擇嗎?
巴黎人與台北人的心理距離,其實很近 ——法國電影《就在今夜》《The Passengers Of The Night》詮釋了城市裡旅人們的存在
電影|真實故事改編《Gucci 豪門謀殺案》House Of Gucci

電影|法國同志片《麥特與麥斯》Matthias And Maxime
電影 | 法國肉體驚悚《鈦》Titane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