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社會 :進退兩難 The Social Dilemma | Netflix紀錄片

智能社會 :進退兩難 (The Social Dilemma) 是Netflix於2020推出的紀錄片。
一般商業模式下都是使用者付費,那為什麼我們使用社群軟體卻是免費?
想像如果維基百科的內容會針對每個使用者給予不同客製化的定義,透過些微的不同來改變你的想法,以達成商業利益,這樣的世界如何區分真假?

智能社會

智能社會 透過與前Facebook, Google,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 Pinterest等管理階層人員、工程師與行業專家的訪談,深入探討社交媒體如何操弄使用者並且改變多數人的行為與價值觀,影響現今的社會。

原文連結:針對《智能社會 The Social Dilemma》對社群媒體的犀利論點,Facebook列7大點反駁指控

《 智能社會 》點出的現實:

  • 法律落後科技太遠
  • 系統對人的掌控能力,超出人控制系統的能力
  • 社群平台上,使用者是被賣的商品,廣告業主才是客戶
  • 社群媒體能夠讓你的行為和觀點開始有慢慢無法察覺的細微改變。
  • 社群媒體並非一個被動地讓人使用的工具,而是有其目標,有自己實現目標的方式。

延伸閱讀:《編碼偏見 Coded Bias》2020年Netflix紀錄片,揭開聲稱中立的演算法背後暗藏的各式種族與性別歧視的面紗


What is the problem? 問題到底是什麼?

社群平台其實為世界帶來很多有意義的系統性改變,像是讓失散的家人團聚、找到器官捐贈者等,但也確實影響人類在真實世界的行為與情緒:

  • 電子產品成癮
  • 假新聞
  • 自我認同與價值扭曲
  • 同溫層/兩極化
  • 選舉操控
  • 顏值畸形恐懼症 (Snapchat dysmorphia, 為了更像濾鏡自拍的樣子而動刀,跟不切實際的美學比較)

There is no one bad guy. 沒有人想要讓世界變成這樣,是我們低估科技的力量。
就像當初Facebook發明讚按鈕的動機是把正能量和愛散播到全世界,如今卻導致許多人感到更加憂鬱、孤獨。

這些矽谷科技公司,一開始的想法是發展人性化科技,但「這樣做比較酷」的想法逐漸取代「這樣做比較對」。
在過去,你能想像50個設計人員可以做出影響20億人口的決定嗎?
商業利益下,幾千個工程師+超級電腦 V.S. 你,你覺得誰會贏?
從1960年到現今,電腦處理能力大概增加1兆倍,但人類的大腦卻沒有跟著進化,機器學習讓電腦能夠自己改變自己,電腦控制我們看到的資訊,人類幾乎無法掌控這些系統,換句話說系統對人的掌控能力,超出人控制系統的能力

社群平台上,到底誰才是商品?

If you’re not paying for the product, then you are the product. 如果你沒有花錢買產品,那你自己就是產品。

There are only two industries that call their customers “users”: illegal drugs and software. 只有兩種產業會把客戶稱為使用者: 一個是毒品,另一個是軟體。

廣告主是客戶,使用者才是被賣的商品。
我們以為網路上很多服務都是免費,然而事實是社交媒體把你當作可開採的資源,透過這些在爭搶你的注意力,讓你持續地在螢幕上互動。
「我們能讓你花多少時間?」、「我們能讓你把多少生活點滴交出來?」
運用你不知何時會得到,又或者會不會得到某樣東西的預期心理:
當看著桌上的手機,你知道只要伸手過去點開可能就會有新消息;
當看到對方正在輸入的刪節號圖示,你會停留在聊天頁面等待訊息;
當滑著動態消息,你知道每向下拉,最新的資訊就會出現在上面,向下拉就又能更新,又有新資訊。

這不是意外, 而是一種設計技術。

監控資本主義 (surveillance capitalism) – 將你的所有行為都監控下來,你點擊了什麼、按了誰的讚、甚至是看到哪張照片停了下來,看了多久。
In order to be successful in that business, You have to have great predictions. Great predictions begin with one imperative: You need a lot of data. (為了在這行成功,你必須擁有很強的預測能力預測能力,要強必須有一個前提: 需要大量的資料)

成癮與操弄型的科技環境

It’s the gradual, slight, imperceptible change in your own behavior and perception that is the product. 真正的產品是讓你的行為和觀點開始有慢慢無法察覺的細微改變。

Any sufficiently advanced technology is indistinguishable from magic. 當科技足夠先進,那就會跟魔術一模一樣。

我們已經不是在工具型的科技環境,而是進入成癮與操弄型的科技環境
社群媒體並非一個被動地讓人使用的工具,而是有其目標,有自己實現目標的方式,
電腦運行背後的演算法,是嵌在程式碼裡的個人意見。也就是說它並不客觀,工程師會根據客戶定義的「成功」來調整演算法,因此演變成一種商業利益

同時科技公司在無形中嵌入了很多小實驗,然後利用那些資料建立模型,來預測使用者的行為:預測哪些影片會讓你想要看下去,哪些情緒容易刺激你。使用者不能只是有意識地使用產品,他們要的是把潛意識習慣植入你的大腦,運用AI 找出如何讓你做出回應,運用心理手法想出如何以最快速的方式操弄你又令你感到快樂。

Fact

矽谷很多科技公司 (Facebook, Youtube, LinkedIn, Twitter, Dropbox, Snapchat, Evernote, Instagram, Uber, Airbnb, etc.)都有個叫做成長駭客(growth hacking)的團隊,好幾組工程師專門破解人類心理,讓更多人申請帳號、使用者更多互動,以增進其網站流量及公司營收。

自我價值與自我認同的扭曲

這個行為是否熟悉:發表一篇文章後,每隔幾分鐘就去查看獲得多少讚
人類並沒有演化成渴求10000人的想法,沒有演化成每隔5分鐘就需要一點點社會認同,這不是我們與生俱來能夠應付的體驗,然而我們卻認同這種新價值,但事實是這些讚與愛心,都是假的,是稍縱即逝的人緣,不但無法長久,還讓人比以前空虛。

Fact

美國少女每10萬人每年由於自殘行為送醫急救的人數在2010年前都很穩定, 但自從自從2011年以後急遽增加。
非致命自殘行為送醫率,2009與2015相比:15-19歲增長62%,10-14歲增長187%。
自殺死亡率,2001-2010間的平均值與2017年相比:15-19歲增長70%,10-14歲增長151%。
關鍵在於2009年社群媒體開始在智慧型手機上蓬勃發展。

充斥假新聞/同溫層/兩極化的世界

我們已經從資訊時代進入到不實資訊時代

Example in Documentary

Google搜尋 “climate change is…”,可能會出現兩種不同論點的結果
.climate change is hoax (氣候變遷是騙局)
.climate change is causing the destruction of nature. (氣候變遷造成自然毀滅)

以上這些內容跟氣候變遷的真相無關,而是和你所在的地區與google對你興趣了解多少有關。

We accept the reality of the world with which we’re presented.
人都會接受自己眼前世界的真實面,然後你就會以為這世界其他人想法跟你一樣,當你一旦處在那個狀態下,就很容易被操弄,就像Kyrie Irving「地球是平的」、Pizzagate事件一樣。

麻省理工學院有項研究顯示:Twitter 假新聞傳播的速度是真新聞的6倍。
因為真新聞太無趣,假新聞才能夠讓公司獲利,這就是不實資訊的獲利模式。
最糟的後果是最終所有人都不相信有真相,大家都認為政府在欺騙民眾,每件事都是陰謀論,不相信任何人,甚至憎恨其他陣營的人,大家不願意相互對談與了解不同意見,然後民主的機制遭到挑戰與崩解。
科技本身不是人類的生存威脅,科技激發出的社會黑暗面才是。

我們能做些什麼?

法律落後科技太遠
沒有規範,這些大型科技公司變成實質的另一種政府,自稱能夠自律,但事實是在如今的商業模式下,他們很難施行重大改變,因為他們有營收與成長的壓力。

This is stupid. We can do better.” It’s the critics that drives the improvement.
集體意識
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首要條件。

諷刺的是,即使是深知這些幕後黑幕的管理者與工程師,也無法控制自己不陷入成癮,所以他們很多根本不讓自己的小孩太早擁有行動裝置、接觸社群媒體,以下是片中科技業前管理者、工程師、創始員工、專家給予的建議:

  • 針對不需要立即回覆的app關掉通知,不讓口袋裡的手機因為那些沒有急迫性的資訊一直震動
  • 刻意追蹤自己不認同的人,讓自己能夠接觸不同觀點
  • 不要點擊Youtube推薦的影片,點擊自己主動選擇的
  • 使用Qwant等不會儲存搜尋紀錄的搜尋引擎
  • 使用Chrome上擴充功能去移除推薦功能
  • 轉貼新聞時,先做事實查核

電影介紹

  • 片名: 智能社會:進退兩難 The Social Dilemma
  • 官網: The Social Dilemma
  • 導演: Jeff Orlowski
  • 種類: 美國, Netflix紀錄片
  • 時長: 1h34m
  • 受訪者: Facebook, Google,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 Pinterest等前管理者、工程師、創始員工與科技領域專家
  • 榮譽:
    • 2020日舞影展首映後,引起熱烈回響
    • 洛杉磯時報》譽為2020年最重要的紀錄片
    • 9/9/2020在Netflix上映後的28天內,累積超過38,000,000家庭觀看紀錄


發表迴響